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一流追求创辉煌 十年耕耘结硕果 ——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培养项目2014届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发布日期:2014-06-27   点击量:

6月26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科学会堂洋溢着节日般的喜悦气氛。时值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培养项目十周年之际,联合培养项目2014届本科毕业典礼隆重召开。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张英海教授、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校长Simon Gaskell教授、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副校长Jeremy Kilburn教授、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Mark Sandler教授、英国使馆文化处参赞Susan Milner女士、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国际运营总监Ian Mercer先生及两校联合培养教师和管理部门的代表、2014届毕业生及家长共计800余人出席了此次毕业典礼。毕业典礼由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院长,联合培养项目负责人李欲晓教授主持。

下午两点,会场内庄重肃穆,伴随着悠扬的进行曲,两校领导、中外嘉宾与教师代表列队入场。乔建永教授首先致辞。乔建永校长满怀激情,向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充分肯定了毕业生的优异表现。临别之际,乔校长再次向毕业生送上“上善若水”这句话,希望同学们追求卓越,从善如流!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乔校长也对国际学院成功办学十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提出更高期待。

Simon Gaskell校长代表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发言。他高度评价了联合培养项目十年来的成就和毕业生的优异表现,同时对国际学院的未来表达了深切的期望。

毕业典礼最高潮的部分是学位授予仪式。毕业生们一一上台接受学位授予,并与乔建永校长、Simon Gaskell校长、李欲晓院长及联合培养项目英方主任Yue Chen博士握手合影。整个过程庄严肃穆,同时又充满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随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为优秀毕业生颁发了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学院奖学金和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学会奖。

毕业生代表张骞允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她的发言充满了对母校、对中外导师涌泉相报的感恩;充满了对国际学院四年大学生活无怨无悔的眷恋;充满了对迎接未来挑战信心百倍的企盼。

毕业典礼在学生和家长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在庄严肃穆的国际学院毕业典礼后,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党委组织部部长庄育锋、校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马启华与师生们一同观看了“What You Are Chasing Are Always Around You——拾光之旅欢送国际学院2014届毕业生暨庆祝建院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时值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培养项目创办十周年。自6月25日,北京邮电大学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教学论坛,邀请中英两国专家学者、教育权威机构代表及国际专家,以“中外合作办学的资源融合:专业建设与科研创新”、和“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建设:机制保障与管理创新”为主题展开研讨。通过论坛及毕业典礼,展现了十年来北京邮电大学大学中外办学领域不断地反思总结及国际化办学的卓越成果;同时也在与其他拥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校的交流中达成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建设需要树立共同的质量观的共识。

附:2014年6月26日在国际学院2014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上善若水,泽被万物

乔建永 校长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隆重举行国际学院2014年毕业典礼,由北京邮电大学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为毕业生颁发学位。首先,我向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北京邮电大学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双学士学位的2014届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今天专程到场的Susan Milner参赞、Simon Gaskell校长、Ian Mercer先生和各位来宾、家长及亲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今天同学们已顺利完成学业,即将带着母校的希望和嘱托,扬帆起航。也就是今天,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走过了她整整十年的辉煌历程。十年来,国际学院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呵护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依托联合培养项目,融合中英两国的一流教育资源,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得到了中英两国权威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摇篮。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在此,我也对国际学院成功办学十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国际学院在探索中继续发展壮大,谱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新的辉煌!

当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已经进入高水平、示范性的新阶段。质量建设已经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合作办学水平最终要体现在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上。在这方面,国际学院的毕业生提交了令中英两校满意的答卷。

国际学院2014届毕业生带给我们的是毕业论文42.11%优秀率;于多同学的毕业论文尤为突出,受到答辩组高度肯定,答辩分得到100分的骄人成绩,被授予2014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年度优秀学生奖;122位同学获得伦敦大学一等荣誉学位;9名同学获得玛丽女王学院的学院奖;9名同学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10名同学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北邮优秀毕业论文。

国际学院的办学成绩继续得到国内和全球名校的认可和青睐。今年国际学院毕业生的读研率达到81.05%,其中出国读研率高达67.62%;你们当中4位同学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将赴英国玛丽女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同学们将就读的学校囊括了澳大利亚排名前三的高校、香港排名前三的高校,几乎囊括了英国大学TIMES研究排名前20名的高校和美国US NEWS研究生工科排名前25名的高校。卡耐基梅隆大学、帝国理工等国际知名大学也都向你们敞开了大门,这将让联合培养项目继续发挥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让更多的校友遍及全球各地。

在年度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背景下,你们依然保持着傲人的就业成绩。毕业生中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依然是全球500强和国内著名企业首选的应聘者,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腾讯等大型企业纷纷为你们提供了奋斗的空间。

你们用突出的学术成绩展示出可贵的创新精神。多位同学发表了EI检索的学术论文,在本科阶段就展示出优秀的研究素质。在创新竞赛方面,5名同学荣获全国高校“创新、创意及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一等奖。在学科竞赛方面,3名同学获得“高教社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10名同学获得该项竞赛的北京市一等奖;还有,“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物理竞赛”一等奖,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等荣誉证书上也都留下了你们闪光的名字。

你们在北邮乃至北京市的各类文体活动中崭露头角,创造了骄人的佳绩。我知道,国际学院包揽了2012和2013年男子、女子“篮俱杯”篮球赛冠军。在2012年“校长杯”足球赛中,你们奋勇夺冠。在北邮第八届服饰文化节上,国际学院代表队荣获最佳团体奖,创造了四连冠的奇迹。这些夺目的成绩,见证了你们的才华横溢,见证了你们的青春激昂!

正是因为有你们每个人的不懈努力和无悔付出,国际学院这个集体才能不断彰显活力、绽放光荣。你们取得的成绩帮助国际学院分团委连续四年荣获北京邮电大学“五四红旗分团委”称号。你们用爱心服务社会,打造了北邮优秀志愿服务团队。2010级一班和六班等6个班集体荣获北京邮电大学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十班荣获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和十佳团支部称号。八班和十班团支部被评为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支部。这一项项可贵的荣誉,足以让我为你们每一个人的青春喝彩!

同学们,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你们即将走出这片熟悉的校园,踏上新的征程。我希望你们能够在未来广阔的发展机遇中,一如既往地保持校园学习时执着拼搏的劲头,记住与同伴们共同奋斗的大学岁月,始终坚持梦想,勇往直前。

在前天全校本科生的毕业典礼上,我曾勉励同学们牢牢把握好人生的“一舵三帆”,伴随青春的梦想扬帆远航。今天,站在国际学院毕业典礼的讲台上,面对你们这样一批充满国际化情怀的同学,我不禁想起“上善若水”这四个字。记得,半年前国际学院有位同学邀我在他的课本上留言, 当时我写的就是“上善若水”这四个字。这两天,我反复观看国际学院十周年庆祝视频和同学们的毕业相册,充满了留恋,充满了惦念。临别之际,我还是想送给国际学院的同学们这句话: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让这句中华民族的智慧之语伴随你们走遍世界,使你们受益终生。人生犹如奔流至海的江水。你高, 我便退去, 决不淹没你的优点;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你热,我便沸腾,用真情为你的热情而欢呼。这就是水的品格。但请同学们记住,水利万物而不争,绝对不是不努力,不奋斗!水的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荡涤污淖是一种奉献, 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上善若水,泽被万物。有了这样的品格和意志,同学们必将无坚不摧,无往而不胜!

同学们,你们很快就将走向世界各地,母校希望你们能够保持四年大学时光中培养的优秀品质,崇尚奉献,追求卓越,懂得感恩与分享,在世界的瞬息万变之中,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在成长自我的同时不断为人类美好幸福的生活贡献力量!最后我衷心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一帆风顺。祝福北京邮电大学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事业和友谊地久天长。

谢谢同学们,谢谢大家!

媒体相关报道

新华网:http://www.bj.xinhuanet.com/bjyw/2014-06/27/c_1111358486.htm

现代教育报:http://58.128.228.214/epaper/xdjyb/2014/06/30/A04/story/168386.shtml

北京考试报:http://bjksb.bjeea.cn/html/ksb/gaozhaozhuanban/2014/0630/53823.html

新浪:http://edu.sina.com.cn/l/2014-06-27/1638244757.shtml

搜狐:http://learning.sohu.com/20140626/n401426346.shtml?qq-pf-to=pcqq.c2c

新民网:http://news.xinmin.cn/world/2014/06/27/24650019.html

版权所有 © 版权所有@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地址:北京市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博达软件设计开发  丨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