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跨海求知春复秋,同心筑梦学为舟”——我校2024年台湾地区高校交换生项目圆满完成

发布日期:2025-04-10   点击量:

为深化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助力青年学子拓展学术视野,2024年春季及秋季学期,我校重启与台湾地区高校学生交换项目,共选派11位同学赴台湾7所高校交换学习,接收1名台湾同学来我校交换学习,圆满完成校际交换项目执行。        

同学们在交换学习期间,深入体验当地高校学术氛围,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两岸青年学子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的联络和友谊。同时,项目的开展促进了校际间交流协议的实质性落实,推动了两岸高等教育领域的友好交流合作,提升了我校在台湾地区的知名度。学校将持续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交流项目及活动,为深化两岸暨港澳地区交流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以下是赴7所台湾地区高校交换学习的学生代表心得体会,从课程研修到生活融入,全方位展现了他们在海峡对岸的求学之旅。

程智(前往阳明交通大学资讯管理与财务金融学系交换学习):在阳明交大,我感受到了不同于大陆高校的校园文化。老师们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对我们的学术需求非常关心。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互动性和开放性让我受益匪浅。与老师的讨论不仅限于课堂内容,更多的是在思想碰撞中激发新的想法。同学们也非常热情,经常在课后主动帮助我解决学术上的问题,或者邀请我参加他们的社团活动。这里的校园生活充满活力,大家不仅注重学术,更强调团队合作与跨学科的交流。

郝帅帅(前往中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交换学习):在学校的课程设计上,中原课程安排比较宽松,同班的很多同学有在辅修第二学位,机械之外辅修电机、资讯、工业等,即使不辅修的也有不少人去旁系所找老师跨系选课。学校只确保主干,学生可以自己选枝干,长出来的每棵树都有自己的姿态,这是一种不一样的风景。

姚景涵(前往台湾政治大学英文系交换学习):交换的日子里,让我深刻感受到台湾高校自由包容的学术氛围。特别是在翻译专题课上,老师不仅讲授理论,更鼓励我们从实践中探索翻译的艺术,每一次作业都是一场文字与文化的对话。课堂之外,我和同学们时常讨论课程内容,他们独特的视角与热情的分享让我收获颇丰。这段交换经历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也让我切身体验到了两岸文化的异同。

谷天洋(前往静宜大学资讯传播工程学系交换学习):回顾在台湾的交换学期,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视野的拓展、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成长。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坚信,无论未来身处何方,只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勇于探索未知、坚守内心的信念,就一定能够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胡优(前往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交换学习):台湾的同学们非常友善,他们热情地帮助我适应新环境,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我们一起参加各种活动,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我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主动向台湾的朋友们介绍大陆的文艺作品、风土人情等。从古典诗词到现代文学,从流行文化,尽我所能地让他们感受到大陆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关于台湾的文化知识和生活智慧。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不仅加深了彼此的友谊,也让我们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叶心怡(前往元智大学管理学院交换学习):作为一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这次交换也让我对不同的学术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台湾的课堂与内地不同,师生间的距离非常近,讨论和互动是课堂的主旋律。在学业之外,也深刻感受到台湾大学生们对校园文化的热爱。他们热衷于各种社团活动,从辩论队到登山社,从手工艺到音乐创作,几乎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拥抱生活。这四个月让我学会了很多事情,不仅是学术上的精进,更是一种与自己和世界相处的新方式。

邵怡雪(前往中兴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交换学习):我交换的学校是位于台中市的中兴大学,院系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课程设置非常有趣,让我收获良多。兴大的老师们尽力为我们解决各种问题,耐心负责,让我们在台湾的生活顺心顺利。感谢北邮给予机会,感谢宝岛热情接纳,让我拥有一段如此精彩美好的时光。我想,我也没有辜负北邮予以我的期待,展现了一名北邮学子应有的良好精神面貌。




版权所有 © 版权所有@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地址:北京市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博达软件设计开发  丨  返回旧版